婦女團契聯會第四十八屆感恩奉獻禮
2025奉獻表格及奉獻分配表 2025感恩奉獻禮_信函 2025感恩奉獻禮_海報
我在多年的婚前輔導中,常聽見許多準夫婦相似的呼求: 「為何總為雞毛蒜皮的事爭吵?」 「我節儉是為未來,他竟說我小器⋯⋯」 「我日日OT搏命為要升職供樓,想給她將來有保障,怎料她說:『你連跟我吃飯都看手機,根本不關心我!』」 這些衝突表面關乎小事、金錢觀或表達愛的方式等等,若只歸咎於「溝通不足」,恐怕等如勉強火星人說金星話。真正的出路,是認識那位創造男女差異的上帝,並找到屬於你們的「愛之語」。 第一把鑰匙:認識「來自火星與金星」的差異 在婚前輔導中,筆者鼓勵準夫婦一同閱讀約 翰.格雷所著的《男女大不同》(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一書。作者用生動的比喻揭示:上帝所創造的男女,在思維與情感表達上的本質不同。男性面對壓力常會「躲進洞穴」獨自思考,女性卻需傾訴感受;男性溝通為解決問題,女性傾訴為獲得共鳴;男性渴望被信任,女性渴望被珍惜。 準夫婦閱讀後共同討論:「哪些差異讓你們最驚訝?」當明白衝突源於上帝創造男和女的性情各有不同,成為夫婦是為要互相補足,並學習以恩慈相待:「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羅十五7) 第二把鑰匙:找到專屬的「愛之語」 蓋瑞.查普曼博士(Dr. Gary Chapman)提出的「五種愛之語」(Five Love Languages):1.肯定的言語、2.精心時刻、3.接受禮物、4.服務的行動和5.身體接觸。作者指出人往往只懂得用自己需要和喜愛的方式愛對方,以為對方也相同,卻忽略對方真正的渴求。 「我總送她禮物,她卻抱怨我不陪她聊天。」 「我整日OT完趕去元朗買B仔涼粉給她,她卻嫌我WhatsApp中只有貼圖不講心事!」 在婚前輔導中,我鼓勵準夫婦各自完成官方的「愛之語測驗」(5lovelanguages.com)。交換結果時,大家恍然大悟:「原來她想要的禮物,竟是我的專注傾聽和回應!」「原來他OT後專程駕車去長沙灣買竹昇麵給我,就是說『我愛你』了!」 這正是彼得前書三章7節上的教導:「你們作丈夫的,要按情理跟妻子共同生活。」(「情理」原文作「知識」)。丈夫要認知妻子在生理、情感及社會角色上與自己的差異,妻子亦要如此認知丈夫。 透過《男女大不同》一書及「愛之語」的工具,可以幫助夫婦: 1. 破除自我中心:學習用對方能夠領受的方式付出愛; 2. 培養同理心:差異不是錯誤,而是互補的契機; 3. 踐行捨己之愛:就如基督為教會犧牲,婚姻需要主動的體諒(弗五25)。 婚前輔導的本質,是讓準夫婦明白,婚後要操練如何將享受浪漫與激情轉化為持守神聖的盟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處⋯⋯」(林前十三4-5)。願每一對走進婚盟的夫婦,都帶著屬天的智慧與勇氣,同心持守共同訂立的這份愛的盟約!
主題分享: 當兩個罪人說我願意:婚姻裏的憂虞與恩典(趙國龍牧師) 美滿婚姻(楊美玉牧師) 苦盡甘來遇到你–建立相知、相惜的夫婦關係(張頴思博士) 好書速遞:若老派戀愛可以天長地久—在速食愛情時代,找到恆久的真愛(梁美英牧師) 信義學堂:積木之間的情感連結(陳橋森牧師) 差傳呼聲:部長新丁(劉樹棠牧師) 看見需要:陪伴古洞長者 過渡「不被看見」的搬遷困難(社會服務部) 信義脈搏 監督的話:婚前解碼:從火星金星到愛之語,為盟約鋪路的兩把鑰匙(楊有志監督)
主題分享: 合一的服事─青少年部《信.異.行》青年領袖培育計劃分享(青少年部) 順服的恩典(王心言姊妹) 微事奉(潘翰璿弟兄) 由無到有的覺悟(黃紹蘋姊妹) 看見需要:為「看不見」的不適切住房困境帶來曙光(社會服務部) 校園快訊:深信學校劍擊館盛大開幕(深信學校) 心靈綠洲:青少年身分認同─從身分危機到身分成就(張頴思博士) 信義脈搏 監督的話:立志行善的掙扎(楊有志監督)
運動對身體健康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每天必須定時運動。專家建議我們每天至少進行三十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跑步。初學跑步的人,跑五分鐘已經嚴重喘氣,但一個月後慢慢可以從五分鐘增加到十分鐘,期後經鍛鍊可以增加到二十分鐘。在跑步的過程中,有來自思想和身體的兩個聲音:思想說:要跑20分鐘;身體卻說:不行了,好辛苦,我要休息下來。最後,身體往往順服了思想。 「我也知道,住在我裏面的,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所願意的善,我不去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反而去做。如果我去做我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而是住在我裏面的罪做的。」(羅七18-20) 常有信徒說:「每年立志在一年內讀完整本聖經一遍,可是過了第一個月就放棄了。」信徒自我解釋,保羅不是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以及「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裏頭的罪做的」(羅七20)嗎?保羅都指出這是人性的軟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我們無辦法實現我們的立志,都是迫不得已,也是無法解決的。 保羅真的只是描述了信徒善惡掙扎的無奈嗎?其實,不要忽略他繼續解釋箇中的原因:「我們原知道律法是屬靈的,我卻是屬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羅七14)保羅指出信徒雖然接受了主,但沒有拒絕隨從肉體的私慾,把自己賣給了罪,這樣自然就會被罪捆綁和操縱。當我們把自己賣給了罪,認它為主人後,我們的人生就變成「⋯⋯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反而去做。」(羅七15-16) 保羅指出基督徒面對心靈與肉體的掙扎後,還提出了出路,叫信徒不要停滯不前。他提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羅八5)可見最重要不是立志做甚麼操練,而是要立志隨從聖靈,方可倚靠上帝話語的力量,讓上帝的話語成為我們行善的驅動力。 總結而言,保羅警告我們,體貼肉體就正落入魔鬼的圈套,永遠無法勝過魔鬼的試探和引誘。保羅勉勵我們屬上帝的人,必須倚靠聖靈的同在和能力,方能持守堅定的意志,跟從上帝的心意,踐行真理!
展覽日期:2025年7月11日至7月14日 Date:11 July 2025 to 14 July 2025 地點:中環街市 一樓活動埸地 Venue:1/F Event Space, Central Market 開幕典禮 2025年7月12日(六) 下午2時至3時 Opening Ceremony Saturday, July 12, 2025 2pm to 3pm 參觀時間 2025年7月11日(五)下午1時至晚上10時 2025年7月12日(六)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 2025年7月13日(日)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 2025年7月14日(一)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Open House Hours Friday, July 11, 2025, 1pm to 10pm Saturday, July 12, 2025, 10am to 10pm Sunday, July 13, 2025, 10am to 10pm Monday, July 14, 2025, 10am to 6pm
第一世紀的猶太社會以男性為主,父親主宰整個家庭,婦女和孩童的意願和需要顯得毫不重要。就如耶穌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蹟,聖經只記載男性人數:「吃的人中,男的約有五千,還不算婦女和孩子。」(太十四21) 婦女參與耶穌的出生 耶穌誕生時,有幾位婦女參與其中,包括:馬利亞、伊利沙伯及亞拿。 馬利亞受聖靈感孕後,「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會有這事呢?』天使回答她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蔭你,因此,那要出生的聖者要稱為上帝的兒子。」(路一34-35) 馬利亞懷孕後到訪伊利莎白時,「伊利莎白一聽到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裏跳動。伊利莎白被聖靈充滿,高聲喊着說:『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路一41-42) 耶穌出生後馬利亞和約瑟帶祂到聖殿時,遇到女先知亞拿為祂祝福(路二36-37) 耶穌接納婦女為門徒 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Josephus)認為婦女是低人一等的。猶太哲學家斐洛(Philo)把婦女視為軟弱的象徵,婦女應該待在家裏與世隔絕。1 然而,耶穌接納婦女為門徒。門徒的意思是跟隨者,可以直接領受耶穌的教導,然後跟隨主的話去行。有一天,耶穌來到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的家裏坐席。聖經記載「馬利亞在主的腳前坐著聽他的道」,耶穌稱讚「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沒有人能從她奪去的。」(路十38-42) 耶穌和十二個使徒周遊各城各鄉傳道時,亦獲得許多婦女的供應。路加福音記載耶穌遇見幾位曾被邪靈附身或疾病困擾的婦女,耶穌讓她們得醫治。其中包括:抹大拉的馬利亞(曾被趕出七個鬼)、希律的管家苦撒的妻子約亞拿、蘇撒拿和其他婦女,她們用自己的財物供應耶穌和門徒的生活需要。(路八1-3) 婦女目送耶穌赴刑場 耶穌被羅馬士兵捉拿後,受大祭司及巡撫審訊,被釘十字架受刑。門徒聞訊後擔心受牽連而躲藏起來,陪伴耶穌到最後一刻的反而是一群婦女。聖經記載「有好些婦女在那裏,遠遠地觀看,她們是從加利利跟隨耶穌,來服事他的;其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瑟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太二十七55-56) 婦女傳揚耶穌已復活 猶太人認為婦女的見證是毫無價值,而猶太法典中並不鼓勵婦女作為見證人。可是,聖經記載上帝揀選了婦女為見證人及傳遞消息者,天使差遣婦女傳揚耶穌復活的好消息:「天使回應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說的,他已經復活了⋯⋯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已從死人中復活了⋯⋯』婦女們急忙離開墳墓,又害怕,又大為歡喜,跑去告訴他的門徒。」(太二十八5-8) 結語 耶穌十分重視婦女,讓婦女參與祂在世上的工作。耶穌的出生、傳道、死亡、安葬及復活,都看到婦女的蹤影。皆因耶穌不分性別、年齡、貧賤、職業,一視同仁地尊重和愛護每一個人,這完全顛覆了猶太人的觀念與文化。直到二十世紀初的現代社會,才有重視兩性平權和保護兒童的觀念。 1. Jonathan Leeman,「不可或缺:女性及教會使命」,《九標誌事工》,https://tc.9marks.org/article/essential-and-indispensable-women-and-the-mission-of-the-church(檢索於2025年5月9日)。
主題分享: 愛主愛人的天國娘子軍(林靜茹牧師) 信愛堂婦女事工「創藝夢工場」:尋夢成長的旅程(司徒偉恆弟兄) 差傳呼聲:「從探索鞍山到以信移山」退修日營(海外宣教部) 好書速遞:禱告也可成為美好的時光(張雅雯姊妹) 看見需要:為著社會需要 展開一趟社會創新之旅(社會服務部) 信義脈搏 監督的話:婦女參與耶穌的事工(楊有志監督)
2025我看見的未來_高小暑假營會_會函 2025我看見的未來_高小學生營會_報名表 2025我看見的未來_高小暑假營會_海報